我真不是木匠皇帝

崛起的石头

历史军事

大明帝国紫禁城乾清宫,气氛寂静得可怕。
“国势多艰,皇长子尚未立为太子,待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一百六十六章 壬戌历法

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by 崛起的石头

2022-7-30 21:07

  魏忠贤拿下了三大殿的工,又借汪文言一案,牵扯出了河西巡抚李若星。
  看他这意思,是想把汪文言案办成可比三大案的大案。
  很多人都不明白,大明朝的国库早就空了,魏忠贤还撺掇皇帝动了这么一个大工,资金周转得过来吗?
  阉党干的那么起劲,东林党人却只能瞪眼看着,毫无作为,也没什么办法行掣肘之事。
  《京报》第一期一经发行,就在全国引起热潮,他们的舆论地位也遭到冲击。
  舆论权是东林党的根本,当根本都受到动摇时,东林党人也顾不上别的,开始四处奔走,联络同道中人,结社自保。
  一时间,云间几社、香山同社、浙西闻社,等民间文社如雨后春笋一般,纷纷破土而出。
  这天,是大明朝廷颁行该年历法的日子。
  对各地百姓来说,这是个大日子,都在嗷嗷待哺,等待着新历的降世。
  这样重要的场合,朱由校按照惯例御殿,亲自颁历。
  “臣等参见皇上万岁、万万岁——”
  文臣由内阁首辅韩爌牵头,武勋则跟在英国公张维贤身后,入殿列班朝贺,山呼万岁。
  这种场合,朱由校是又爱又恨。
  爱的是这种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的感觉不要太爽,恨的是,朝会上根本不会真正处理什么事。
  想到这里,朱由校正襟危坐,挥手示意宣读诏书。
  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朝辅侍候一旁,闻言,从精致小盒内取出金黄色卷轴,于半空铺开,尖声道:
  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  自古帝王御世,莫不以敬天勤民为首务,朕绍统祖宗,诵法尧舜,念此至殷切矣。
  践祚以来,惟上天眷祐是赖,下民居食是怀。乃今年入春,异灾仍频,亢旱弥甚,兹者复遭霾雨昼夜、连绵震动。
  朕已于宫中竭诚致祷,其礼部堂上官亦率从属恳祈,各秉精诚,斋心对越,仰上天示儆之意,勿以虚文塞责。
  朕思尧汤水旱不足损郅隆之治,惟君臣交儆乃可答仁爱之天。
  与朕同休戚者固在肱骨大臣,而内外文武百官亦居天位、代天职,共朕钦若昊天者,各宜仰体朕怀,恪共乃职,捐玩乐之故习,矢勤奋之新图。
  为使转灾为福,两仪安奠,百谷豊登,粮食罔艰,室加胥庆,以昭朕畏天省惕,转恤庶民至意。
  即以天启二年颁行壬戌历法!钦此。”
  颁历后,朱由校即领百官“时享”太庙,一行人浩浩荡荡,出了大殿。
  “时享”太庙,说穿了就是祭祖大典,每年颁行历法,孟春、孟夏、孟秋和孟东时都要举行一次,皇帝必须亲自主持。
  伴着韶乐之声,身着冕冠的朱由校提起酒樽,向列皇祖宗的神座三次进献,每一次躬身,身后文武百官也都行礼如仪。
  恰好在皇帝第三回上酒时,魏广微急呼呼地赶来,踉踉跄跄闯入班行。
  他这一下子,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目。
  魏广微是东林党人,其父魏允贞更是在东林中颇有声望,去年底还曾在东林会议中大力建议赵南星署都察院印。
  然他今日不知怎的,百官于殿上山呼时,尚在家中酣睡。
  此刻祭礼方要结束,魏广微迟迟赶来,便是同列东林的文官们对他这一行为也是惊慌骇然,愤慨不已。
  朱由校恭敬向皇祖宗祭完最后一尊,冷冷瞥他一眼,转身离开,并没多说什么。
  文武百官随皇帝向列皇祖宗行礼,魏广微站也不是、退也不是,只好滑稽地跟随。
  他恨不得钻入地缝,浑身都是尴尬。
  魏忠贤见这一幕,心中也觉得有意思。
  在他看来,东林党一向注重声名,且让本督静静等待,看看出了这种事,他们要如何解决?
  是包庇同党,还是卸磨杀驴。
  魏忠贤想到这里,便放肆地在一旁哈哈大笑,颇有些落井下石、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感觉。
  见皇帝已经离开,他又将手一挥,带着番子与禁卫摇动大纛,大张旗鼓地随皇帝而去。
  这事,朱由校转头就忘了,并没有放在心上,可是对东林党人来说,这可是奇耻大辱。
  对魏广微本人来说,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。
  有人可能会问,不过是睡过头一次,一辈子就毁了?
  现在可不是后世,这是大明!
  别说在颁行新历,祭祖太庙这个节骨眼上迟到,就是平日朝会迟到,轻则身受庭杖,颜面无存,重则也要丢了头上的乌纱。
  坐回位子上,朱由校松了口气,道:“这次能如期颁行历法,据说有个洋人立了大功?”
  “是。”魏忠贤收了笑容,恭恭敬敬道:
  “这人叫汤若望,是佛朗机人,去年朝廷从濠镜的佛朗机人铸炮厂买炮,他是跟着一起来的。”
  这时候的澳门,稀松平常,根本不是什么必争的繁华之所,就称作“濠镜”。
  “爷……”魏忠贤见皇帝在想着事,也便上前两步,轻声道:
  “这叫做汤若望的,不仅精通天文历法,还是军器大才,连宋应星都对他赞不绝口。”
  “明日他就要动身回濠镜铸炮厂,这个人爷真打算放回去吗?”
  闻言,朱由校从思绪中走出,笑道:
  “怎么,莫不是连汤若望也给你厂臣送礼,想要到大明朝廷任职?”
  “哎呦,哪有——!”
  魏忠贤连连摆手,讪讪道:“爷不是不知道,奴婢就算收了礼,阁内荐人,也是量材而任。”
  “朕就随口一说,你不必紧张。”朱由校嘴角翘起,道:“对这个汤若望,厂臣的意思呢?”
  “爷,这佛朗机人浑身的物件,咱都没见过,何况他还精通军器、历法,更不能放回去了。”
  “这样的人才,不留他为朝廷效力,莫不如让奴婢在半路上将他截杀!”
  “有这么重要?”朱由校心知肚明,却是故意失笑,道:
  “既然厂臣说这汤若望在天文历法上颇有才能,那就让他到钦天监,做个一官半职。”
  “喊个人去告诉他,濠镜就不必回了,既然到京师了,就留下来一展所学,在大明做官,不比在佛朗机差!”
  魏忠贤喜不自胜,好像留下汤若望对他有很大好处一样,拱手道:
  “陛下圣明。”
  其实,对大明有好处的事儿,不就是对他这个所谓的阉党头子有好处么。
  ……
  天启二年壬戌历法颁行,消息一经传出,听见的百姓无不是落下心中大石。
  孟春已至,新历下发民间,各地农民家家户户都在翻看新历,喜气洋洋的开始准备复耕。
  这份诏书很快就在《京报》上刊登,百信们见到都很高兴,皇帝肯作为,率百官亲自主持祭礼,看起来天启二年该是个丰收之年了。
  祭礼结束后的第二天,朱由校桌案上就收到了一份义愤填膺的奏疏。
  却是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,因祭礼迟到一事,弹劾同为东林出身的礼部右侍郎魏广微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